侧切伤口长了个小疙瘩的病因是什么
侧切伤口长小疙瘩可能与伤口愈合异常、缝线反应、局部感染、瘢痕增生或表皮囊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硬结、红肿、触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伤口愈合异常
侧切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形成小疙瘩。这种情况通常与局部张力过大、反复摩擦刺激有关,表现为柔软粉红色的突起,可能伴随轻微渗液。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久坐压迫,多数可自行消退。
2、缝线反应
部分人群对可吸收缝线产生排异反应,导致局部形成线结肉芽肿。疙瘩多呈硬结状,按压有轻微疼痛,可能伴随缝线头外露。需由医生检查确认后拆除残留线结,必要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
3、局部感染
细菌感染可能引发毛囊炎或小型脓肿,形成红色疼痛性疙瘩,可能伴随脓性分泌物。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需取样培养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进行抗感染治疗。
4、瘢痕增生
瘢痕体质者易发生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表现为超出原伤口范围的硬结,可能伴瘙痒。早期可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配合硅酮凝胶外用抑制增生。
5、表皮囊肿
伤口愈合过程中表皮细胞植入真皮层可能形成囊肿,表现为可移动的皮下圆形结节。若继发感染需手术切除,未感染时可观察,避免挤压刺激。
日常护理需注意会阴部清洁,每日用温水冲洗后擦干,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鸡蛋、西蓝花等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出现疙瘩增大、流脓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产后6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湿敷有助于伤口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