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有哪些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气促、发绀、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等类型。
1、心悸
心悸可能与心脏结构异常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通常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轻度患者可通过减少剧烈运动缓解,中重度需遵医嘱使用地高辛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药物控制心律。
2、气促
气促常因心脏泵血功能不足引起肺循环淤血所致,多在活动或哭闹时加重。建议保持环境通风,避免过度劳累。若伴随口唇青紫,需考虑是否存在法洛四联症等复杂畸形,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
3、发绀
发绀多见于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由于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表现为皮肤黏膜青紫,尤其以口唇、甲床明显。新生儿持续发绀需警惕大动脉转位等危急情况,应立即就医。部分患者需长期吸氧或接受姑息手术治疗。
4、发育迟缓
心脏异常导致机体供氧不足可能影响营养吸收,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运动耐力差。建议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分次喂养。复杂先心病患儿可遵医嘱使用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颗粒等营养补充剂。
5、呼吸道感染
肺血增多型先心病易合并支气管炎或肺炎,与肺部充血有关。日常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接种流感疫苗。反复感染者可考虑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但根治需手术矫正心脏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长应定期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喂养量和体重变化。避免剧烈哭闹及寒冷刺激,流感季节减少外出。哺乳期母亲需保证充足营养,6个月以上患儿可逐步添加蛋黄、肉泥等高铁辅食。所有先心病患者均应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根据病情进展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