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血压要注意什么
高血压患者需注意血压监测、药物管理、饮食调整、运动干预及心理调节。长期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建议定期就医复查。
1、血压监测
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推荐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晨起空腹及睡前各测一次,避免测量前30分钟饮用咖啡或吸烟。若收缩压持续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药物管理
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常见药物包括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漏服时不可加倍补服。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干咳、水肿等不良反应,出现异常需反馈医生。
3、饮食调整
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增加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摄入,限制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可适量食用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
4、运动干预
每周进行5次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30-6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骤升,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运动方案。
5、心理调节
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长期焦虑可能激活交感神经导致血压波动,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避免情绪剧烈波动,观看紧张刺激的影视节目。
高血压患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刺激诱发血压升高,夏季防止脱水导致血液黏稠。定期进行眼底、肾功能等靶器官检查,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者需同步控制相关指标。外出时随身携带降压药及医疗信息卡,出现剧烈头痛、视物模糊等高血压危象症状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