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脚踝疼痛主要原因有哪些
青少年脚踝疼痛可能由运动损伤、生长痛、踝关节扭伤、肌腱炎、滑膜炎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运动损伤
青少年运动量较大,跑步、跳跃等动作可能导致脚踝周围肌肉或韧带拉伤。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按压疼痛,活动时症状加重。急性期可冰敷并减少活动,若持续疼痛需就医排除骨折。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等外用药物缓解炎症。
2、生长痛
青春期骨骼快速生长时,肌腱牵拉可能引发脚踝隐痛,夜间较明显且无红肿。可通过热敷、按摩缓解,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若伴随发热或关节变形需警惕病理性生长问题,应及时进行骨密度检查。
3、踝关节扭伤
足部内翻造成的韧带损伤是常见原因,表现为淤青、关节稳定性下降。轻度扭伤可用弹性绷带固定,配合云南白药气雾剂消肿。严重韧带撕裂可能出现关节错位感,需通过MRI评估是否需石膏固定。
4、肌腱炎
跟腱或胫后肌腱过度使用会导致炎症,表现为脚踝后侧刺痛、晨僵。建议减少跑跳运动,使用跟腱保护垫,医生可能开具洛索洛芬钠贴剂。长期未愈可能发展为肌腱钙化,需超声检查确诊。
5、滑膜炎
踝关节滑膜增生多因反复摩擦或免疫因素引起,可见关节囊膨隆、活动受限。急性期需关节制动,可遵医嘱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若关节积液严重可能需穿刺抽液,并排查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
日常应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选择防滑运动鞋,避免单次运动过量。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疼痛期间可进行游泳等非负重锻炼,补充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促进软组织修复。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夜间痛醒或伴关节变形,须立即到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