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挫伤可以走路吗
骨挫伤患者是否可以走路需根据损伤程度决定,轻微骨挫伤通常可以短距离行走,严重骨挫伤则需严格制动。
骨挫伤后局部骨小梁结构受损但无皮质断裂,此时患肢承重可能加重骨髓水肿或引发微骨折。若影像学显示水肿范围小且无关节面受累,可在疼痛耐受范围内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单次步行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每日不超过3次。行走时建议穿戴护具分散压力,避免跑跳或负重动作。
当核磁共振显示骨髓水肿范围超过骨体积三分之一或合并韧带损伤时,行走可能导致损伤区域供血障碍。此时需绝对卧床2-4周,通过支具或石膏固定限制关节活动。合并膝关节骨挫伤者尤其需避免行走,因半月板在承重时可能挤压挫伤区域,导致关节腔积血概率增加。
骨挫伤恢复期应保证每日摄入800-1000毫克钙质,可通过牛奶、豆腐、绿叶蔬菜等食物补充,同时配合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急性期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患处15分钟,后期改为热敷改善血液循环。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定期进行踝泵训练预防静脉血栓,复查间隔建议控制在7-10天,直至影像学显示骨髓水肿完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