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川崎病有什么症状
小儿川崎病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皮疹、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改变、手足硬肿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该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
1、持续发热
患儿通常会出现39摄氏度以上的高热,持续5天以上且对常规退热药物反应不佳。发热初期可能伴随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这种持续性发热是川崎病最突出的临床特征,需与其他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
2、多形性皮疹
发病后2-3天可出现全身弥漫性红斑或斑丘疹,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皮疹形态多样且不伴瘙痒,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卡介苗接种部位红肿。皮疹通常在1周内消退,但可能伴随皮肤脱屑。
3、双眼结膜充血
患儿会出现双侧眼球结膜明显充血,但无脓性分泌物。这种充血呈非渗出性,通常在发热后1-2天内出现。与普通结膜炎不同,川崎病的结膜充血不伴随畏光或疼痛感。
4、口腔黏膜改变
表现为口唇干裂出血、草莓舌和咽部弥漫性充血。患儿口腔黏膜可出现广泛红斑,舌乳头增生使舌面呈现草莓样外观。这些改变可能引起进食困难和流涎增多。
5、手足硬肿
急性期手掌和足底出现硬性水肿伴红斑,恢复期指趾端出现特征性膜状脱皮。部分患儿在发病第2-3周可见指甲出现横沟。手足症状是川崎病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就医,特别是发热持续超过3天伴随皮疹或结膜充血时。治疗期间需保持皮肤清洁,使用软毛牙刷减少口腔刺激,给予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恢复期应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注意观察患儿活动耐量,避免剧烈运动直至医生确认心血管系统完全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