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有什么不适的症状
胃息肉多数无明显不适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腹胀、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贫血等表现。胃息肉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胃黏膜刺激、遗传因素、胃酸分泌异常、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
1、上腹隐痛
胃息肉引起的疼痛多表现为剑突下持续性钝痛或隐痛,进食后可能加重。这种疼痛与息肉对胃壁的机械刺激或伴随的胃炎有关。疼痛发作时可尝试少量多餐、避免辛辣食物,若持续不缓解需胃镜检查。
2、腹胀
胃息肉可能导致胃排空延缓,产生餐后饱胀感。多发生于胃窦部较大息肉或多发息肉患者,常伴有嗳气。建议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
3、恶心呕吐
胃底或贲门部息肉可能阻碍食物通过,引发反射性恶心。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出现胆汁样呕吐。需警惕息肉恶变可能,特别是直径超过1厘米的广基息肉。
4、消化道出血
息肉表面糜烂时可导致慢性失血,表现为黑便或粪便隐血阳性。急性出血可能呕咖啡样物,常见于带蒂息肉扭转缺血时。出血期间应禁食,及时进行胃镜下止血治疗。
5、贫血
长期隐性失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血液检查显示血红蛋白降低,血清铁蛋白下降。除切除息肉外,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
发现胃息肉后应定期进行胃镜复查,直径小于0.5厘米的息肉可6-12个月复查,较大息肉或腺瘤性息肉需3-6个月复查。日常饮食避免过热、过冷及腌制食品,戒烟限酒。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规范根除治疗,可选用含铋剂四联疗法。胃息肉切除术后1周内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