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贫血怎么办
孕早期贫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改善吸收、治疗原发病、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孕早期贫血通常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慢性失血、妊娠反应、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贫血,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等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西蓝花、柑橘等蔬菜水果可促进铁吸收。避免与浓茶、咖啡同食影响铁吸收。每日保证红肉50-75克,每周摄入1-2次动物血或肝脏。
2、补充铁剂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等补铁药物。这些药物可治疗缺铁性贫血,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便秘等胃肠反应,建议餐后服用减轻刺激。用药期间需监测血红蛋白变化。
3、改善吸收
存在慢性胃炎或胃酸分泌不足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消化酶胶囊、胰酶肠溶胶囊等助消化药物。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根治治疗。日常避免过度节食,采用少食多餐方式,烹饪时用铁制炊具增加铁元素摄入。
4、治疗原发病
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需进行基因检测确诊,必要时接受输血治疗。子宫肌瘤导致的经量过多可考虑孕激素调控。消化性溃疡引起的慢性失血需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抑酸药物控制。
5、定期监测
每2-4周复查血常规观察血红蛋白变化,重度贫血需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出现头晕加重、心悸气促等症状及时就医。建立孕期营养档案记录铁剂补充效果,分娩前血红蛋白建议维持在110g/L以上。
孕早期贫血孕妇应保证每日睡眠8-9小时,避免长时间站立。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运动时心率不超过140次/分。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注意口腔卫生减少牙龈出血。心理上避免焦虑情绪,可通过音乐疗法、正念训练缓解压力。出现胎动异常、阴道流血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