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躺的屁股疼怎么治疗
骨折后卧床导致的臀部疼痛可通过调整体位、使用减压垫、热敷、药物缓解及康复训练等方式改善。长期卧床可能因局部受压、血液循环不畅或肌肉萎缩引发疼痛,需结合病因针对性处理。
1、调整体位
每1-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单侧臀部持续受压。侧卧时在双腿间放置软枕保持髋关节中立位,仰卧时于腘窝下垫薄枕减轻腰部压力。使用三角枕或U型枕支撑腰背部,分散局部压力。
2、减压垫辅助
选择记忆棉或凝胶材质的防压疮垫,厚度5-10厘米为宜。环形坐垫可悬空尾骨区域,分散坐骨结节压力。定期检查皮肤是否发红或破损,出现压疮前兆需改用交替充气式减压垫。
3、热敷缓解
每日2-3次用40℃热毛巾敷于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红外线理疗灯照射距离30厘米,时间不超过30分钟。禁忌用于皮肤破损或感觉障碍患者,糖尿病患者需谨慎控制温度。
4、药物干预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肌肉痉挛者可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紧张。局部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时避开破损皮肤,每日不超过3次。
5、康复训练
卧床期间每日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被动活动。骨折稳定后逐步增加直腿抬高、臀桥训练,每组10-15次。物理治疗师指导下使用弹力带进行髋外展抗阻练习,预防肌肉萎缩。
骨折康复期需保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1.2-1.5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每日晒太阳20-30分钟。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下肢麻木时,应及时复查排除神经压迫或深静脉血栓。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预防骨质疏松性二次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