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早期症状和预防
心脏病的早期症状主要有胸闷、心悸、气短、乏力、胸痛等表现,预防措施包括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
1、胸闷
胸闷是心脏病常见的早期症状,可能表现为胸部压迫感或不适,尤其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胸闷可能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关,通常伴随心前区隐痛或紧缩感。若频繁出现活动后胸闷,建议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
2、心悸
心悸指自觉心跳异常,可能感觉心跳过快、过强或不规则。生理性心悸常由焦虑、咖啡因摄入引发,病理性心悸可能与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关。持续心悸需完善动态心电图监测。
3、气短
气短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平卧时可能加重。早期心功能不全时,气短多在爬楼梯、快步走时出现。若静息状态下也感到呼吸费力,可能提示心力衰竭进展,需评估心脏超声和BNP指标。
4、乏力
不明原因的持续疲劳可能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的征兆。心肌缺血时,机体供氧不足会导致活动耐力降低。区别于普通疲劳,心脏病相关乏力往往在充分休息后仍无法缓解。
5、胸痛
心源性胸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压榨性或烧灼感,可向左肩臂放射。典型心绞痛常在劳累后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不典型胸痛需与胃食管反流、肋间神经痛鉴别。
预防心脏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水果,限制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心脏健康检查,包括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等项目。已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一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