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分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分期可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具体包括轻度非增殖期、中度非增殖期、重度非增殖期、增殖期以及黄斑水肿五个阶段。
1、轻度非增殖期
轻度非增殖期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早的可观察病理改变。微血管瘤是由于视网膜毛细血管壁局部膨出形成,眼底检查可见红色小点状病灶。此阶段患者通常无明显视力下降,但可能出现轻微视物模糊。治疗以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为主,可遵医嘱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并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2、中度非增殖期
中度非增殖期特征为视网膜出血和硬性渗出,出血呈点状或斑片状,硬性渗出为黄色脂质沉积。这些改变与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有关,可能导致视力轻度下降。除严格控制代谢指标外,可考虑视网膜激光治疗预防进展,必要时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3、重度非增殖期
重度非增殖期出现视网膜静脉串珠样改变、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和广泛出血,反映视网膜严重缺血。患者视力明显受损,可能出现飞蚊症。此阶段需积极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联合使用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必要时行玻璃体切除术。
4、增殖期
增殖期以新生血管形成为特征,新生血管可长入玻璃体腔导致玻璃体积血,或引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治疗需紧急行全视网膜光凝,严重者需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使用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抑制血管再生。
5、黄斑水肿
黄斑水肿可在任何分期单独或合并出现,表现为黄斑区增厚和囊样改变,是导致中心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治疗包括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眼用混悬液,以及黄斑格栅样光凝。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每3-6个月进行眼底检查,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饮食应低脂低盐,适量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等视网膜保护营养素。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戒烟限酒。出现视力突然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病变进展,保留有用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