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骨科学
强直性脊柱炎可能导致脊柱强直、关节畸形和内脏器官损害。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和骶髂关节。早期症状包括腰背部疼痛和晨僵,随着病情进展,脊柱可能逐渐强直,导致活动受限。关节受...
针灸可以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但无法根治。
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椎间盘退变或外力损伤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发腰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神经压...
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表现为髋关节隐痛,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活动受限和跛行。
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症状以髋部或腹股沟区隐痛为主,疼痛在负重或长时间行走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膝关节内侧,易...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晨僵、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疼痛在夜间或久坐后加重,活动...
急性起病伴关节红肿热痛的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缓解症状。
关节红肿热痛且疼痛剧烈可能与痛风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有关。痛风性关节炎常因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
关节痛患者可以适量吃深海鱼、坚果、深色蔬菜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头部牵引通常有一定效果,但需严格遵医嘱操作。
头部牵引通过机械牵拉减轻椎间盘压力,适合神经根受压引起的颈肩痛、上肢麻木等症状。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十分之一至七分之一,需在康复科...
年轻人可能会得强直性脊柱炎。该病好发于15-30岁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但任何年龄段均可能发病。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炎症性关节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典型症状包括晨僵、腰背部疼痛、夜间痛...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可能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紊乱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晨僵等症状。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
强直性脊柱炎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多数患者携带HLA-B27基因。免疫异常导致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脊柱和关节,引发炎...
首页上一页123456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4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紫芝和平盖灵芝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各有侧重,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体质和需求。紫芝更擅长调节免疫和抗炎,平盖灵芝则侧重解毒和促进肝细胞修复。
紫芝含有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能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减轻酒精或药物引起的肝损伤,适合长期熬夜、饮酒人群。其活性成分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改善脂肪肝早期病变,对慢性肝炎辅助治疗效果明显。平盖灵芝富含灵芝酸和腺苷,能直接中和肝脏毒素,加速受损肝细胞再生,对化学性肝损伤(如黄曲霉毒素)防护效果突出,常作为化疗患者的肝脏保护剂使用。两者均能降低转氨酶水平,但平盖灵芝在急性肝损伤修复速度上更具优势。
紫芝性味甘温,体质虚寒者适用但可能加重阴虚火旺症状;平盖灵芝性平微苦,适用人群更广但脾胃虚弱者可能出现轻度腹泻。临床联合使用时可产生协同效应,如紫芝调节免疫微环境配合平盖灵芝的解毒功能,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具有综合调理作用。提取工艺上紫芝热水提取物活性更高,平盖灵芝则更适合醇提法保留脂溶性成分。
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肝功能指标选择,慢性肝病宜紫芝长期调理,接触毒素或药物损伤优选平盖灵芝。使用期间定期监测肝酶变化,避免与抗凝血药物同服。日常可搭配枸杞、五味子增强保肝效果,肝功能异常者需优先进行正规医疗干预。
湿热症状主要表现为身热不扬、头身困重、口苦口黏、小便短赤、大便黏滞等。湿热是中医术语,指湿邪与热邪相结合侵袭人体,可能由外感湿热、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因素引起,常见于胃肠湿热、肝胆湿热、下焦湿热等证型。
1、身热不扬
湿热郁蒸于体表时,可出现身热不扬的表现,即体温升高但触摸皮肤不觉灼热,反而有潮湿感。这种发热多午后加重,伴随面色发黄、汗出黏腻。胃肠湿热者可能伴有脘腹胀满,肝胆湿热者易见目睛黄染。治疗需清热化湿,可遵医嘱使用茵栀黄颗粒、葛根芩连片等中成药。
2、头身困重
湿性黏滞易阻滞气机,导致头昏沉如裹布,肢体沉重酸困,活动后不减轻。湿热上扰清窍时可能出现头痛且胀,口鼻呼气觉热。此类症状常见于暑湿感冒或湿热痹症,可配合藿香正气软胶囊、三妙丸等药物祛湿通络。
3、口苦口黏
湿热熏蒸口腔时,晨起口苦明显,舌苔黄腻厚浊,唾液黏稠,自觉口中不清爽。肝胆湿热者多见咽喉异物感,胃肠湿热者常伴嗳气腐臭。日常可用赤小豆薏米汤食疗,药物可选择龙胆泻肝丸、甘露消毒丸等清热利湿。
4、小便短赤
湿热下注膀胱时,小便量少色深黄,排尿有灼热感,严重时可见尿频尿急。女性可能伴随带下黄稠,男性易现阴囊潮湿。下焦湿热者可遵医嘱使用八正颗粒、热淋清胶囊等利尿通淋药物,同时需减少辛辣饮食摄入。
5、大便黏滞
肠道湿热会导致大便黏腻臭秽,排便不爽,肛门灼热,便后手纸可见黄色黏液。长期湿热困脾可能引发腹泻与便秘交替。治疗需健脾化湿,可选用参苓白术散、香连丸等中成药,配合马齿苋、绿豆等清热食材调理。
湿热体质者日常需避免久居潮湿环境,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及煎炸食物。适当食用冬瓜、黄瓜、绿豆芽等利湿食材,保持适度运动促进排汗。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出现持续高热、黄疸、血尿等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辨证治疗,避免自行长期服用苦寒药物损伤脾胃。
一颗牙齿固定的费用一般在500-5000元,具体费用与修复方式、材料选择、牙齿损伤程度等因素有关。
牙齿固定费用主要取决于修复方式的选择。活动义齿价格较低,通常在500-2000元,适合短期使用或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固定义齿如烤瓷牙价格在2000-4000元,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和耐用性。种植牙价格较高,一般在3000-5000元,但使用寿命长且不损伤邻牙。材料选择也会影响价格,金属烤瓷牙比全瓷牙便宜,但美观性稍差。牙齿损伤程度直接影响治疗难度,简单修复费用较低,复杂病例可能需要额外治疗步骤。地区差异也会造成价格波动,一线城市收费通常高于二三线城市。具体治疗方案需经专业口腔医生评估后确定。
牙齿固定后需要注意口腔卫生,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避免咀嚼过硬食物以防修复体损坏。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修复初期可能出现轻微不适,通常1-2周内会逐渐适应。如有持续疼痛或松动应及时就医复查。保持良好的口腔习惯有助于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减少后续治疗费用。
面部血管瘤可通过激光治疗、硬化剂注射、手术切除、冷冻治疗、口服药物等方式治疗。面部血管瘤通常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引起,可能表现为皮肤红斑、皮下肿块等症状。
1、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适用于表浅的毛细血管瘤,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破坏异常血管。该方法创伤小且恢复快,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治疗后可出现暂时性红肿或色素沉着,需避免阳光直射。
2、硬化剂注射
硬化剂注射适用于海绵状血管瘤,通过药物促使血管纤维化萎缩。常用聚桂醇注射液等药物,注射后可能出现局部硬结或疼痛。需由专业医生操作以避免组织坏死等并发症。
3、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体积较大或影响功能的血管瘤,可彻底去除病灶但会遗留疤痕。术前需通过超声或MRI评估瘤体范围,术后需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婴幼儿患者需评估全身麻醉风险。
4、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利用液氮低温破坏血管瘤组织,适用于小型表浅病灶。治疗时可能有刺痛感,愈后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减退。该方式操作简便但复发率较高,需配合其他疗法联合应用。
5、口服药物
普萘洛尔片等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婴幼儿增殖期血管瘤,需持续用药数月。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血压,可能出现睡眠障碍或低血糖等副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片适用于快速生长的瘤体。
面部血管瘤患者应避免摩擦或挤压病灶,保持皮肤湿润并做好防晒。婴幼儿患者需定期监测瘤体变化,哺乳期母亲应避免摄入可能影响血管的药物。若瘤体突然增大、出血或伴疼痛,应立即就医评估。治疗后需遵医嘱复查,观察是否复发或出现并发症。
丹参和苦参一起使用通常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丹参主要含有丹参酮、丹参素等成分,有助于改善微循环、抗凝血;苦参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作用。两药合用可协同增强对血热瘀滞、皮肤疮疡等病症的调理效果。
丹参和苦参配伍常用于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皮肤炎症。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对冠心病心绞痛有缓解作用;苦参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生长,辅助治疗湿疹、痤疮等皮肤问题。两者合用时可减轻丹参单用可能引起的胃肠刺激,苦参的苦寒性质也能被丹参的温和药性部分中和。需注意的是,两药均属寒凉药材,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脾胃虚寒,出现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孕妇及体质虚寒者应慎用,避免加重原有不适。
使用丹参苦参组合时建议根据具体症状调整比例。对于瘀血型痛经,可增加丹参比重;治疗湿热型皮肤病时则可侧重苦参。煎煮时丹参宜后下以减少有效成分流失,苦参需久煎降低毒性。若需与其他药物联用,应咨询中医师以避免药性冲突。日常可搭配红枣、生姜等温补食材调和药性,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丹参苦参联合应用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配伍。出现心悸、皮疹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用。建议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与抗凝药物同服。储存时需密封避光,防止药材受潮变质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