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肾内科 > 内科 > 肾衰竭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肾动脉支架术后后遗症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多数患者术后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少数可能出现支架内再狭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治疗需根据具体后遗症类型采取药物控制、二次手术等措施。
肾动脉支架术后常见轻微不适包括腰部酸胀、穿刺部位淤青,通常1-2周自行缓解。术后常规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多数患者通过规范用药和定期复查,可维持支架长期通畅,肾功能逐渐改善。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支架内再狭窄导致血压再次升高,需通过血管造影评估后行球囊扩张术。急性血栓形成会引起突发腰痛和血尿,需紧急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极少数出现支架移位或血管破裂,需外科手术修复。术后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
术后需严格监测血压和肾功能,前3个月每2周复查一次,稳定后改为每月复查。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高脂饮食加重动脉硬化。适度进行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造成支架移位。出现持续腰痛、血尿或血压波动时需立即就医。
高血压患者是否能做手术需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决定。若血压稳定在安全范围且无严重并发症,通常可以手术;若血压未控制或合并心脑肾损害,则需暂缓手术。
对于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术前医生会评估心血管风险并调整降压方案。常用长效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可维持术中血压平稳。轻度高血压患者接受局麻小手术时风险较低,例如体表肿块切除或白内障手术。这类患者术后恢复与常人无异,但需继续监测血压变化。
当收缩压持续超过180毫米汞柱或合并靶器官损害时,手术风险显著增加。急性脑梗患者行急诊手术可能加重脑水肿,肾功能不全者麻醉药物代谢障碍易引发中毒。严重主动脉夹层患者即使血压达标,也需优先处理血管病变。这类情况需先通过静脉用硝普钠注射液等药物控制血压,待病情稳定后再评估手术必要性。
高血压患者术前应完善动态血压监测和脏器功能评估。日常需低盐饮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避免情绪波动诱发血压骤升。术后恢复期要警惕伤口出血和血栓形成,血压波动超过20毫米汞柱时应及时告知医生。
儿童白血病可能出现皮肤红点,但并非特异性表现。皮肤红点可能与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或白血病细胞浸润有关,常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等类型。儿童若出现不明原因红点需警惕,但需结合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综合判断。
白血病患儿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血小板生成减少会导致皮肤黏膜出血,表现为针尖大小的瘀点或紫红色斑疹,多分布于四肢和躯干。此时需监测血小板计数,严重时可输注血小板悬液,同时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促进血小板生成。避免磕碰和剧烈运动,防止出血加重。
白血病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皮肤出现大片瘀斑或出血性皮疹。需进行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检测,必要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易合并此类症状,需警惕维A酸综合征的发生。
部分白血病细胞可直接浸润真皮层形成白血病疹,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丘疹结节,触之硬韧。皮肤活检可见异常白细胞聚集。这种情况多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需通过全身化疗控制原发病,局部可考虑放射治疗。
儿童下肢对称性出血性皮疹需与过敏性紫癜鉴别。后者血小板计数正常,多伴关节肿痛或腹痛,属于血管炎性疾病。可通过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和骨髓穿刺区分,治疗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等免疫抑制剂。
化疗后免疫力低下可能合并病毒感染,出现风疹样或麻疹样皮疹,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等感染。需进行病毒血清学检测,可选用阿昔洛韦颗粒抗病毒治疗。此类皮疹通常伴有发热等感染征象。
家长发现儿童皮肤红点应记录出现时间、分布范围和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挤压或涂抹药膏。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外周血涂片和骨髓穿刺检查,明确诊断前暂禁食易致敏食物。治疗期间保持皮肤清洁,选择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日常注意观察有无新发瘀斑、鼻出血等出血倾向。
呼吸变深变慢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药物作用、代谢异常、神经系统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主要有睡眠状态、镇静药物使用、代谢性酸中毒、脑干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深度睡眠时人体代谢率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敏感性下降,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加深的生理现象。这种状态无需特殊处理,保持规律作息即可恢复正常呼吸节律。
苯二氮䓬类如地西泮片、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片等镇静药物可能抑制延髓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变深变慢。患者可能伴随嗜睡、肌张力降低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尿毒症时,机体通过深大呼吸代偿酸性物质蓄积,表现为库斯莫尔呼吸。患者可能出现呼气酮味、意识模糊等症状,需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碳酸氢钠注射液纠正代谢紊乱。
脑出血、脑梗死等病变累及脑干呼吸中枢时,可能引发陈-施呼吸或比奥呼吸等异常模式。常伴随瞳孔异常、肢体瘫痪等神经系统体征,需通过头颅CT确诊并采取脱水降颅压等治疗。
晚期患者因肺通气功能障碍,可能通过加深呼吸代偿缺氧,形成特征性缩唇呼吸。多伴有咳嗽、桶状胸等表现,需长期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日常应注意监测呼吸频率与深度变化,避免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若出现意识障碍、口唇发绀等严重症状,或呼吸频率低于8次/分钟,须立即就医。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戒烟并避免接触空气污染物。
心理健康主要可分为情绪健康、心理适应能力、社会功能健康、认知功能健康、人格完整性五类。这些分类涵盖了心理状态、行为模式及社会互动等多维度评估标准。
情绪健康指个体能保持稳定积极的情绪状态,对压力有合理调节能力。常见表现包括情绪波动在可控范围内、能体验愉悦感、较少出现持续焦虑或抑郁。情绪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可能引发长期情绪低落或过度紧张,需通过心理咨询、正念训练或遵医嘱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干预。
心理适应能力反映个体应对环境变化时的弹性调整能力,包括解决问题、承受挫折及适应新情境的能力。适应不良可能表现为逃避行为或躯体化反应,与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等疾病相关。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严重者需联合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治疗。
社会功能健康强调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能力,涉及共情、沟通及合作等技能。社交恐惧症、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疾病会导致社交回避或互动困难。干预方式包括社交技能训练、团体治疗,必要时使用阿立哌唑口崩片、奥氮平片等药物辅助。
认知功能健康涵盖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等心理过程。阿尔茨海默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会显著损害认知功能。可通过脑力训练、作息调整维护,药物治疗如盐酸多奈哌齐片、哌甲酯缓释片需严格遵循医嘱。
人格完整性表现为稳定的自我认知与行为模式,边缘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等疾病会导致身份混乱或极端行为倾向。治疗需长期心理治疗结合社会支持,药物如喹硫平片、丙戊酸钠缓释片仅作为症状控制辅助手段。
维护心理健康需结合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及适度运动,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活动,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的摄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社交退缩或认知减退时,应及时寻求心理科或精神科专业评估。日常可通过冥想、日记记录等方式提升情绪觉察能力,避免过度使用酒精或咖啡因等影响神经系统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