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小儿泌尿外科 > 儿科学 > 小儿肾积水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前列腺钙化可能导致尿频,但尿频也可能与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有关。前列腺钙化是前列腺组织中钙盐沉积形成的病灶,多数情况下不会引起明显症状,若伴随尿频需排查是否存在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前列腺钙化本身通常不会直接导致尿频症状。钙化灶是前列腺组织退行性改变或慢性炎症愈合后的表现,影像学检查中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当钙化灶压迫尿道或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排尿异常,但单纯钙化极少引发持续尿频。多数患者的尿频与钙化灶无直接关联,需考虑其他泌尿系统问题。
尿频更常见于合并前列腺炎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情况。前列腺炎可引起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炎症刺激膀胱颈部导致排尿次数增加。良性前列腺增生因腺体增大压迫尿道,造成排尿不畅而引发代偿性尿频。这两种疾病可能同时存在前列腺钙化,但钙化灶并非尿频的主因。夜间尿频明显或伴随排尿困难时,更提示存在前列腺增生可能。
建议出现持续尿频症状时进行尿常规、前列腺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应避免久坐、辛辣饮食等可能加重前列腺充血的行为,适量饮水但睡前减少液体摄入。若确诊前列腺疾病需规范治疗,单纯钙化灶无须特殊处理。
牙根断裂的表现主要有牙齿松动、咬合疼痛、牙龈肿胀、牙齿变色、牙周袋形成等。牙根断裂可能与外伤、龋齿、牙周病、牙齿结构异常、咬合力过大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口腔检查结合影像学确诊。
牙根断裂后牙齿支持结构受损,可能出现异常晃动。断裂位置越接近根尖,松动度往往越明显。患者可能感觉咀嚼无力或牙齿移位,严重时断裂牙根会与牙槽骨分离。需通过牙周探诊和锥形束CT评估断裂范围,部分病例需拔除患牙后行种植修复。
垂直型牙根断裂常引发咬合时锐痛,冷热刺激可能加重不适。疼痛源于断裂线处的牙髓神经暴露或牙周膜炎症,咀嚼压力会导致断裂面摩擦。需避免用患侧咀嚼,根尖区断裂可尝试根管治疗后冠修复,纵裂至根中部的牙齿通常需要拔除。
断裂牙根周围牙龈可能出现红肿、瘘管或脓性分泌物,提示继发根尖周感染。细菌通过断裂线侵入牙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X线可见根尖阴影。需进行根管引流配合抗生素治疗,合并牙周脓肿时需切开排脓,严重骨吸收者需拔牙。
牙根断裂数月后冠部可能呈现灰黑色,源于牙髓坏死后的血红蛋白分解产物渗透牙本质。变色多伴随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常见于陈旧性不完全断裂。可通过内漂白或全瓷修复改善外观,但需先通过根管治疗清除坏死组织。
断裂线延伸至牙槽嵴顶时,探诊可发现深达根尖的牙周袋,常伴溢脓和口臭。细菌生物膜在断裂缝隙定植导致持续性牙周破坏,松动度会进行性加重。需评估保留价值,无法保留的患牙应尽早拔除并行位点保存术。
发现牙根断裂症状应及时就诊口腔外科或牙体牙髓科,避免用患牙咬硬物。日常使用软毛牙刷清洁,饭后用含漱液减少菌斑堆积。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潜在裂纹,夜磨牙患者需佩戴咬合垫分散咬合力。修复后每半年复查一次,监测邻牙及修复体状态。
儿童多动症可能对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但通过科学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等症状,可能与遗传、神经发育异常、环境因素等有关。
多动症儿童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走神,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部分患儿会出现阅读障碍或书写困难,长期积累可能影响升学选择。早期行为训练结合认知干预能帮助建立学习习惯,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冲动行为可能引发同伴冲突,患儿常被误解为故意捣乱。社交技巧缺陷会导致孤立,青春期后可能出现自卑心理。社交技能训练结合团体治疗能改善人际关系,家长需耐心引导孩子识别他人情绪。
成人后可能因组织能力不足影响工作效率,部分患者频繁更换工作。但某些需要创造力的职业反而能发挥多动症患者思维活跃的特点。职业规划指导配合时间管理训练,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工作模式。
约半数患者成年后仍存在情绪调节障碍,易出现焦虑抑郁。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识别情绪触发点,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托莫西汀胶囊进行情绪调控。
未规范治疗的患儿成年后婚姻稳定性较低,育儿时可能重复不当教养方式。家庭治疗能改善沟通模式,建议家长从小建立清晰的规则意识与正向激励体系。
建议家长带孩子定期评估行为发育情况,6岁前以行为干预为主,学龄期可配合药物治疗。保持规律作息,限制屏幕时间,增加户外运动。培养绘画、乐器等需要专注力的兴趣,避免过度批评。若出现学习障碍或情绪问题,应及时寻求儿童心理科专业指导。多数患儿通过系统干预能在青春期症状显著改善,成年后具备正常社会生活能力。
屁股长瘘管通常是指肛瘘,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肛瘘可能与感染、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肛门周围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肛瘘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药物控制感染。这些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使用药物期间可能出现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肛瘘切除术是治疗肛瘘的常用手术方式,通过完整切除瘘管达到治愈目的。另一种手术方式是挂线疗法,适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换药,预防感染。
中医认为肛瘘多因湿热下注所致,可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等内服。外治法包括中药坐浴,常用药物有苦参、黄柏、地榆等煎汤熏洗。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保持肛门清洁是预防肛瘘复发的重要措施,排便后可用温水清洗。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饮食上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
预防肛瘘需及时治疗肛周脓肿、痔疮等疾病。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便秘或腹泻。控制体重,减少肛门部位压力。出现肛门不适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肛瘘患者应注意保持肛门部位清洁干燥,穿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伤口裂开。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发热、伤口渗液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术后恢复期间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