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检验科 > 其它科室 > 体检
首页上一页12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10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破伤风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通常采用肌肉注射方式接种,注射部位多为上臂三角肌或大腿外侧肌群。
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属于主动免疫制剂,通过肌肉注射刺激机体产生持久抗体,常用剂型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破伤风抗毒素属于被动免疫制剂,受伤后应急预防时采用肌肉注射,需配合皮试避免过敏反应,临床常用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
新生儿破伤风预防采用肌肉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该生物制剂无须皮试且安全性较高。
对于严重创伤合并破伤风感染风险者,可能需要在伤口周围组织进行抗毒素局部浸润注射。
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有无过敏反应,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出现红肿热痛可冷敷处理。
布氏杆菌病急性期不建议同房,病情稳定后需经医生评估。布氏杆菌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其制品传播,性传播概率较低但存在理论风险。
发热关节痛等症状明显时,体力消耗可能加重病情,此时应避免密切接触。
患者体液可能携带病原体,需完成抗生素治疗并复查血清学阴性后再考虑恢复亲密行为。
恢复期同房应使用避孕套等屏障保护,避免体液直接接触,降低潜在传播风险。
长期密切接触者需进行布病抗体检测,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
治疗期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生乳制品摄入,定期复查抗体滴度至完全康复。
被3毫米深的小刀划伤感染破伤风的概率较低。破伤风风险主要与伤口污染程度、受伤环境、免疫接种史等因素有关。
3毫米属于浅表伤口,破伤风梭菌偏好深而窄的缺氧环境,此类浅伤口通常不符合其生长条件。
若刀具接触土壤、铁锈或动物粪便等污染物,需警惕感染风险;清洁刀具造成的伤口风险显著降低。
完成破伤风疫苗全程接种者体内抗体可维持保护作用,受伤后无须额外处理;未接种或接种不全者建议就医评估。
户外受伤或刀具卫生状况差时风险增加,家庭清洁刀具导致的伤口一般无须特殊干预。
建议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保持干燥,观察是否出现肌肉痉挛、发热等异常症状,儿童或免疫缺陷者应及时就医复查疫苗接种记录。
艾滋病患者出现精神问题可能由HIV直接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药物副作用、心理社会压力等因素引起,需结合临床评估针对性干预。
HIV可穿透血脑屏障侵袭神经元,导致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和执行功能下降。需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毒载量,常用药物包括多替拉韦、拉米夫定、替诺福韦。
弓形虫脑炎、隐球菌脑膜炎等机会感染可能引发谵妄或痴呆症状。需进行腰椎穿刺等检查确诊,治疗需联合抗感染药物如磺胺嘧啶、两性霉素B。
依非韦伦等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抑郁、幻觉等精神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可替换为利匹韦林等神经毒性较小的药物。
疾病污名化、社会歧视等因素可能诱发焦虑抑郁。建议联合心理疏导,必要时使用舍曲林等抗抑郁药,同时需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建设。
艾滋病相关精神症状需定期进行神经心理评估,保持规范抗病毒治疗,注意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应及时到感染科或精神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