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时肛门疼痛可通过调整饮食、温水坐浴、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通常由便秘、肛裂、痔疮、肛周脓肿等原因引起。
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对肛门的刺激。日常可多吃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饮食。
每日用40℃左右温水坐浴10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坐浴后保持会阴干燥,避免继发感染。
肛裂或痔疮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利多卡因乳膏等外用药止痛,配合乳果糖口服液软化粪便。肛周脓肿需口服头孢克肟等抗生素。
反复发作的肛裂或Ⅲ度以上痔疮可考虑肛裂切除术、痔上黏膜环切术。肛周脓肿需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避免感染扩散。
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便血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肛肠外科明确诊断。日常避免久坐久蹲,养成定时排便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