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口服退热药吃完就有效果吗?
病情描述:
我发烧39度,刚吃完退热药,口服退热药吃完就有效果吗?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邸志勇 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医院

    口服退热药通常不会吃完立即见效,药物起效时间一般在30-60分钟,具体与药物种类、个体代谢差异等因素有关。

    对乙酰氨基酚片和布洛芬混悬液是常用的口服退热药,药物吸收后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作用。体温下降前可能出现短暂出汗现象,这是正常药理反应。药物起效后体温会逐渐下降,但不会立即恢复正常,通常需要1-2小时达到最佳效果。服药期间应避免重复用药,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儿童使用退热药需根据体重精确计算剂量,不可随意增减。退热药仅能缓解发热症状,不能治疗引起发热的病因。

    发热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适当减少衣物和被褥厚度有助于散热,但需避免受凉。体温超过38.5℃时可配合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若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精神萎靡、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退热药使用不宜超过3天,长期发热需排查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潜在问题。

相关文章
埃博拉病毒如何预防
预防埃博拉病毒,首先需了解相关防控知识,并避免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感染动物或尸体。 埃博拉病毒通过处理受感染动物和其尸体引起,或因为直接接触感染者体液,以及不安全病例管理、丧葬操作等原因所致。预防埃博拉病毒传播,需先了解病毒性质、传播方式以及如何防止其扩散,并遵从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指引性文件,若怀疑周边人感染病毒,需鼓励并支持感染者去往定点医疗结构寻求医学治疗。 个人在疫区处理死亡病例时,需要正确穿戴防护设备,尽量减少接触高风险感染动物,如猴子、蝙蝠、猩猩等,若确定或怀疑动物感染,尽量不要再接触。
埃博拉病毒如何攻击人体
埃博拉病毒进入体内后,将体内多项细胞作为营养品,快速分裂并在体内繁殖,导致感染者皮肤、血管、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症状。 埃博拉攻击人体的方式较为凶残,一旦病毒进入体内后,身体的各项细胞都可成为埃博拉病毒的养品,任由病毒疯狂复制。血液中也会出现较小的凝块,并吸附在血管壁上,导致血液越来越粘稠、血管壁越来越厚,从而切断人体各个器官及部位的血液供给,造成全身性坏死。 同时,埃博拉病毒还会影响结缔组织,让感染者的皮肤从底层液化、坏死,出现各种水疱、疹块症状,多数患者的皮肤粘膜会变得脆弱,从内至外都可出现出血症状,严重者,内脏器官也将逐渐坏死。
埃博拉病毒如何传染
埃博拉病毒通过接触传染,比如接触感染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尸体等。 埃博拉病毒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和其他污染物体而导致感染。其主要传染源头为被感染的猴子、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临床表现为突然性发热、高热、头痛、咽喉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中期可出现呕吐、腹泻、恶心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或伴有皮疹、肝肾功能受损、内外出血等不适反应,埃博拉病毒病死率较高,且目前无任何特效治疗方法,需加强预防并做好隔离处理。
埃博拉病毒空气存活多久
埃博拉病毒离开寄生宿主,仅能在空气中存活数小时左右,60℃高温环境下可能会存活1小时左右,煮沸的话,5分钟便可灭活。 埃博拉病毒需要依附宿主才可存活,比如人体、非灵长类动物等。若离开宿主在空气中,无法存活太长时间,在干燥环境中可以存活数小时。如果在液体、低温环境下,存活时间会适当延长。 由于埃博拉病毒对热和紫外线较为敏感,60℃的环境下,仅能存活1小时,若煮沸可能存活5分钟左右。
埃博拉病毒可以治疗吗
埃博拉病毒可以经支持性、对症性治疗,治疗康复时间则需2年以上,且预后较差,可出现多种并发症。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部分感染者经适当医治后可康复,但康复后恢复时间较长,需要2年以上,甚至可出现后遗症,比如脑部、眼部、肾上腺、肌肉关节等部位异常,表现为四肢虚弱、乏力、肌肉关节酸痛、尿频、记忆丧失等,或无法恢复到病前,且存在视物障碍症状。 目前针对埃博拉出血热无特效治疗药物和疫苗,严重患者需进行支持性、对症性治疗,如抗病毒、抗菌、抗炎、口服补液治疗等。为控制病情传播,还需做好隔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