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通常需要补充水分,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皮肤健康。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湿度降低,人体通过呼吸和皮肤蒸发的水分增加。若不及时补水,可能出现口干、皮肤干燥、便秘等脱水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日建议饮水量为1500-2000毫升,可通过白开水、淡茶水、汤类等补充。同时,适量增加梨、柚子、白萝卜等富含水分的食物,有助于从饮食中获取水分。
部分特殊人群需注意饮水方式。心肾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水量,避免加重脏器负担。胃肠功能较弱者建议少量多次饮水,水温以30-40℃为宜,减少对胃肠黏膜的刺激。运动后补水需包含适量电解质,可选用低糖椰子水或专业运动饮料。观察尿液颜色是简单有效的判断方法,淡黄色表明水分充足,深黄色则提示需要补水。
除直接饮水外,可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50%-60%的湿度,洗澡水温不超过40℃,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乳液。若出现持续口渴、尿量减少、头晕等脱水症状,或存在水肿、少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糖尿病、尿崩症等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