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必须煮熟后才能饮用,未煮熟的豆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中毒。
生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这种物质会抑制人体内胰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长期饮用未煮熟的豆浆可能导致蛋白质吸收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生豆浆还含有皂苷、植物血球凝集素等有害物质,这些成分在高温下会被破坏。豆浆在加热过程中需要达到100摄氏度并持续沸腾5-10分钟,才能完全破坏这些抗营养因子。家庭自制豆浆时尤其要注意充分煮沸,避免使用未完全煮开的豆浆。
商业生产的豆浆经过超高温瞬时灭菌处理,可以确保有害物质被完全破坏。但家庭自制豆浆时,可能出现假沸现象,即豆浆在80-90摄氏度时产生大量泡沫,看似沸腾实则温度不足。这种情况下需要继续加热至真正沸腾,并保持足够时间。未煮熟的豆浆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中毒症状,严重时甚至需要就医处理。儿童、老人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更应注意豆浆的充分加热。
日常饮用豆浆时,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或确保自制豆浆完全煮沸。豆浆营养丰富,含有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但必须通过充分加热消除潜在风险。储存豆浆时应冷藏并在24小时内饮用完毕,避免微生物滋生。对于消化功能较弱者,可适当减少单次饮用量,分次饮用更有利于营养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