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烂的水果通常不建议食用,即使切除腐烂部分也可能存在健康风险。水果腐烂主要由霉菌污染、细菌繁殖或氧化反应引起,可能产生展青霉素等有害物质,即使肉眼不可见的部位也可能存在毒素扩散。
水果局部腐烂时,菌丝可能已扩散至看似完好的果肉中。常见霉菌如青霉菌产生的展青霉素耐高温,普通清洗或加热无法完全去除,食用后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或呼吸道不适。长期摄入低剂量霉菌毒素可能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慢性损害。某些腐烂水果会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增加健康隐患。
对于仅有轻微碰伤或局部褐变的水果,若未出现霉斑、异味或质地改变,削除损伤部位后短期内可食用。但霉变面积超过三分之一或伴有酒味、酸败味时务必丢弃。特殊情况下如极度缺乏食物来源,可将未霉变部分彻底煮沸后应急食用,但仍有健康风险。儿童、孕妇、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应完全避免接触腐烂水果。
建议选择新鲜完整的水果,储存时保持通风干燥并尽快食用。发现腐烂水果应及时处理避免污染其他食物,处理时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霉菌。日常可通过观察颜色、气味、质地变化判断水果新鲜度,冷藏保存可延缓腐败但无法阻止霉菌生长。若误食腐烂水果后出现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