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选择优质蛋白、限制胆固醇等方式改善血脂水平。高血脂通常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高血脂患者需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如白米饭、白面包等,用全谷物替代部分主食。全谷物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日主食中全谷物应占三分之一以上,可选用燕麦、糙米、藜麦等。同时要保证充足蔬菜水果摄入,每天不少于500克。
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每日不超过总热量10%。避免动物油脂、椰子油、棕榈油等,改用橄榄油、菜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接近于零,避免油炸食品、人造奶油等。可适量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每周2-3次。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水溶性膳食纤维能结合胆汁酸排出体外,促进胆固醇代谢。可多食用燕麦、苹果、柑橘类水果、豆类等富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不溶性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主要来源于全谷物、蔬菜等。两种纤维合理搭配效果更佳。
优先选择植物蛋白和大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每周可食用3-4次。适量摄入鱼类、禽类等白肉,减少红肉摄入。鸡蛋每日不超过1个,不必完全舍弃蛋黄。乳制品选择低脂或脱脂产品。避免加工肉制品如香肠、培根等含大量饱和脂肪和钠的食品。
每日胆固醇摄入应少于300毫克,严重高血脂者应少于200毫克。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食物胆固醇含量高,需控制食用量。贝壳类海鲜胆固醇含量较高,每周不超过1次。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煎炸。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清淡菜品,避免看不见的油脂摄入。
高血脂患者除饮食调整外,还需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保持理想体重。定期监测血脂指标,遵医嘱用药。建立长期健康饮食习惯,避免短期内极端节食。注意饮食多样化,保证各类营养素均衡摄入。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同时控制相关指标。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