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规律睡眠时间可降低患病风险,建议在晚上10点至11点入睡,睡眠时长7至9小时。影响睡眠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生物钟紊乱、睡眠环境不佳、慢性疾病干扰、心理压力过大。
长期熬夜会破坏昼夜节律,导致免疫力下降。需固定就寝时间,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必要时可短期服用褪黑素调节周期。
光线过强、噪音干扰会影响深度睡眠。应保持卧室黑暗安静,室温控制在20-24摄氏度,选择合适硬度的床垫。
睡眠呼吸暂停、胃食管反流等疾病会导致频繁觉醒。需治疗原发病,如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机改善呼吸暂停症状。
焦虑抑郁会延长入睡时间。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
白天适度运动有助于夜间睡眠,但睡前3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晚餐不宜过饱,可饮用温牛奶或食用香蕉等含色氨酸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