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了霉的谷物通常不能吃,霉变可能产生有毒物质,食用后可能危害健康。谷物霉变主要由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真菌毒素引起,建议直接丢弃霉变部分或整批谷物。
谷物霉变后,肉眼可见的霉斑仅是表面现象,内部可能已存在真菌毒素扩散。黄曲霉毒素耐高温,普通烹饪无法分解,长期摄入可能损伤肝脏,增加致癌风险。轻度霉变时,部分人可能误以为切除霉斑即可食用,但毒素渗透范围难以判断,仍存在安全隐患。日常储存谷物需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潮湿环境加速霉变。
若误食霉变谷物后出现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特殊情况下,工业级去毒技术可能用于饲料加工,但家庭环境无法实现安全处理。选购谷物时注意检查包装完整性,避免购买临近保质期或受潮产品。定期清理粮仓或储物容器,减少霉菌滋生条件。
日常饮食中可优先选择真空包装或小包装谷物,开封后尽快食用完毕。发现谷物颜色异常、有霉味或结块时,即使少量霉斑也建议整袋丢弃。储存时使用密封容器并放置干燥剂,避免与水分高的食物混放。霉变谷物的处理应以安全为第一原则,切勿因节约而冒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