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夏季热伤害可通过防晒避暑、及时补水、合理着装、调整活动时间等方式实现。热伤害主要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等,需从环境适应与自身防护两方面干预。
避免正午高温时段外出,选择阴凉处活动,使用遮阳伞或宽檐帽阻挡紫外线,每两小时补涂防晒霜减少皮肤灼伤风险。
每小时饮用200-300毫升含电解质饮料,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刺激胃肠。
穿着浅色透气棉质衣物,选择带有UPF防晒指数的服装,颈部可搭配湿毛巾辅助降温。
户外工作每30分钟休息一次,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随身携带喷雾风扇等降温工具。
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症状应立即转移至凉爽环境,重度中暑患者需平卧抬高下肢并及时送医,日常可准备十滴水、藿香正气液等防暑药品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