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具有改善贫血、调节血脂、促进消化、抗氧化、辅助降血糖等功效。苜蓿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膳食纤维、维生素K及植物活性成分,可作为营养补充的辅助选择。
苜蓿富含铁元素和叶酸,铁是血红蛋白合成的必需物质,叶酸有助于红细胞生成。长期缺铁可能导致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适量食用苜蓿可帮助改善缺铁性贫血。但严重贫血需结合医生指导进行药物治疗,如琥珀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颗粒等。
苜蓿中的皂苷和膳食纤维能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脂血症患者可能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日常饮食中加入苜蓿芽或嫩叶有助于辅助调节血脂。若血脂异常严重,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等药物。
苜蓿含大量膳食纤维和消化酶,可刺激胃肠蠕动,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便秘。其嫩茎叶可作为凉拌菜食用,但胃肠溃疡急性期患者应避免生食,防止粗纤维损伤黏膜。
苜蓿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能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长期接触污染或紫外线的人群,适量摄入苜蓿提取物可能帮助延缓皮肤老化,但不可替代专业防晒措施。
苜蓿多糖可能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糖分吸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控制有一定辅助作用。糖尿病患者可将其作为蔬菜搭配主食,但需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等降糖药。
苜蓿可凉拌、清炒或煮汤,每日食用鲜品不超过100克为宜,避免与抗凝血药物同食。过敏体质者首次食用需少量尝试,出现皮疹、腹泻应立即停用。慢性病患者使用前建议咨询医生,不可替代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