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折后通常需要增加功能锻炼,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骨折类型和恢复阶段科学进行。
骨折初期需以制动为主,待临床愈合后逐步开始被动关节活动。股骨颈骨折患者可在术后2-3周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桡骨远端骨折经外固定后1周可做手指屈伸训练。中期骨折线模糊时增加主动活动,如髋部骨折患者使用助行器进行部分负重训练,脊柱压缩骨折佩戴支具后做腰背肌等长收缩。后期骨痂形成后强化肌力与平衡训练,膝关节周围骨折可进行直腿抬高和阻力带练习,骨质疏松患者需同步进行抗阻运动预防再次骨折。所有锻炼需遵循无痛原则,单次不超过30分钟,每日2-4次为宜。
骨折后应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效钙制品摄入,配合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坐位时保持脊柱中立位。恢复期饮食增加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控制盐分避免钙流失。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出现患肢肿胀加剧或持续疼痛需立即停止锻炼并就医。建议家属协助记录锻炼日志,包括活动项目、持续时间及身体反应,复诊时供医生参考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