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折后是否需要卧床休息需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决定,多数情况下需要短期卧床,但长期卧床可能引发并发症。
稳定性骨折或轻度骨裂患者通常需短期卧床1-2周,配合支具固定即可。此时卧床有助于减轻患肢肿胀疼痛,促进早期骨痂形成。但每日应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如踝泵运动或上肢屈伸练习,预防深静脉血栓。期间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或服用碳酸钙D3片补充钙质。
不稳定性骨折或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可能需要4-6周严格卧床。这类情况常见于股骨颈骨折、胸腰椎压缩骨折,需配合牵引或石膏固定。长期卧床期间需每2小时协助翻身,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并通过吹气球训练维持肺功能。可遵医嘱注射唑来膦酸注射液抑制骨流失,口服阿仑膦酸钠片改善骨密度。
骨折后应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补充优质蛋白促进愈合。卧床期间建议进行呼吸训练和健肢抗阻运动,恢复期逐步过渡到助行器辅助站立。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愈合进度,出现患肢麻木或皮肤发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