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可能引起肺炎,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流感病毒可直接侵袭肺部引发病毒性肺炎,也可能继发细菌性肺炎。
流感病毒本身可导致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病毒侵入下呼吸道后,会引起肺泡损伤和炎症反应,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呼吸急促、血氧下降等症状。这种情况通常在流感症状出现后3-5天内病情突然加重,需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呼吸功能。
流感后继发细菌性肺炎更为常见,多由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引起。当流感病毒破坏呼吸道黏膜屏障后,细菌更容易侵入肺部繁殖。患者往往在流感症状缓解后再次出现发热、咳脓痰、胸痛等表现,需通过痰培养明确病原体后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于合并基础肺病或免疫功能缺陷者,这种混合感染可能进展为重症肺炎。
预防流感相关肺炎的关键在于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出现流感症状后避免劳累并保证营养摄入。若咳嗽加重伴胸闷气促、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诊肺炎后需根据病原学结果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呼吸道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