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难以根治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刺激、气道高反应性、治疗不规范、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需长期规范管理。
哮喘具有家族聚集性,父母一方有哮喘病史时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增加。与IL-4、ADAM33等基因多态性相关,这类患者气道对过敏原敏感性更高。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肺功能筛查,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过敏原持续暴露会加重气道炎症,冷空气、烟雾、PM2.5等物理化学刺激可诱发支气管痉挛。患者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使用防螨寝具,雾霾天佩戴防护口罩。
哮喘患者气道平滑肌异常收缩阈值降低,轻微刺激即可引发喘息。这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神经调节失衡有关。可通过布地奈德气雾剂、孟鲁司特钠片等药物降低气道敏感性。
擅自停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或未按阶梯治疗方案调整剂量,导致炎症控制不佳。部分患者仅在发作时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症状。需坚持每日使用氟替卡松吸入剂等控制药物,定期复诊评估。
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肥胖等合并症会加重哮喘症状。鼻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控制鼻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反流,体重指数超过28需制定减重计划。
哮喘患者应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发作诱因,每日监测峰流速值,避免剧烈情绪波动。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深海鱼油,选择游泳、太极等温和运动。合并花粉症者需在季节前2周开始预防性用药,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