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加急肝衰竭可通过控制基础肝病、避免肝损伤因素、定期监测肝功能、及时治疗并发症、接种疫苗等方式预防。慢加急肝衰竭通常由慢性肝病急性加重、药物或毒物损伤、感染、代谢异常、缺血缺氧等原因引起。
慢性乙肝、慢性丙肝、酒精性肝病等基础肝病是慢加急肝衰竭的主要诱因。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如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控制病毒复制。酒精性肝病患者须彻底戒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减轻体重。定期复查肝功能、肝脏超声及弹性成像,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慎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抗结核药物等,必须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接触四氯化碳等工业毒物。注意饮食卫生,预防甲肝、戊肝等食源性肝炎。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减少代谢因素对肝脏的损害。避免过度劳累、情绪剧烈波动等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
慢性肝病患者每3-6个月需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出现乏力、食欲下降、尿色加深等异常症状时立即就医。肝硬化患者需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通过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肝癌。
肝硬化患者出现腹水时可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严重时需行腹腔穿刺放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需急诊内镜下止血,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性脑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菌群。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需及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
慢性肝病患者应按计划接种乙肝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需补种乙肝疫苗,家庭成员也应接种。前往戊肝流行区前可接种戊肝疫苗。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病毒性肝炎的急性发作,降低慢加急肝衰竭发生概率。
预防慢加急肝衰竭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以高热量、适量优质蛋白、低脂肪为原则,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限制腌制、熏烤食物。适量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出现不明原因乏力、黄疸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服用保肝药物掩盖病情。慢性肝病患者应每半年到专科门诊随访,由医生评估病情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