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呢?
病情描述:
老公患上了梅毒我很担心被传染上,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呢?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血液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和医源性传播。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也可通过其他途径感染。

    1、性接触传播

    性接触传播是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梅毒螺旋体存在于患者的生殖器溃疡、黏膜破损处及体液中,通过无保护性行为(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口交)传播。早期梅毒患者传染性最强,一期梅毒的硬下疳和二期梅毒的扁平湿疣均含有大量病原体。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风险,但不能完全避免。

    2、母婴垂直传播

    妊娠期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感染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后,可能引起流产、死胎或新生儿梅毒。早期梅毒孕妇未经治疗时母婴传播概率较高。孕期规范治疗可有效阻断传播。哺乳期也可能通过乳汁传播,但概率较低。

    3、血液传播

    输入梅毒感染者血液或血制品可能传播梅毒。共用注射器吸毒是血液传播的高危行为。梅毒螺旋体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但新鲜血液中的病原体仍具传染性。目前正规医疗机构的血液筛查已基本杜绝此类传播。

    4、间接接触传播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通过接触被梅毒螺旋体污染的衣物、毛巾、剃须刀等物品传播。这需要接触者皮肤或黏膜存在破损,且病原体保持活性。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接触不会传播梅毒。

    5、医源性传播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可能通过职业暴露感染,如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使用未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有创操作也存在传播风险。规范的消毒灭菌措施可有效预防。

    预防梅毒需避免高危性行为并正确使用安全套,孕妇应进行梅毒筛查,避免共用注射器。出现可疑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测,早期规范治疗可治愈。梅毒患者应告知性伴侣共同检测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日常接触无需过度恐慌,但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的物品。

相关文章
现在埃博拉病毒得到控制了吗
现在埃博拉病毒还未得到完全控制,只是暂时性的缓解。目前只能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减少病毒的感染率和致死率。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已经成功研发出了埃博拉病毒接种疫苗,这表示病毒在此复发蔓延的可能性降低。但是,疫苗只是起到预防病毒传染的作用,却无法彻底杀灭病毒,所以埃博拉病毒只是暂时得到了控制,并没有完全消失。 关于埃博拉病毒的治疗,也只是以抗病毒感染以及对症和支持性治疗为主,暂时没有找到可以安全用于人体的特效药。通过给患者口服补液或静脉输液,并针对特定症状采取相应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生存率。
埃博拉出血热治疗方式
埃博拉出血热治疗方式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1.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主要采用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药物,阻断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快速增殖,以减少对机体组织的破坏。 2.对症治疗:针对出血症状,以止血和输血治疗为主,通过输入新鲜冰冻血浆,为患者补充凝血因子,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应用甘草酸制剂,实施保肝抗炎治疗;病情严重且出现肾衰症状的患者,给予血液净化治疗;呼吸衰竭者,及时进行氧疗。 3.支持性治疗:早期给予患者补液治疗,以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使用平衡液盐,用于维持正常血容量;补充胶体液,保障血压正常水平,预防低血压休克。
埃博拉病毒出现的原因
埃博拉病毒出现的原因暂不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人类感染埃博拉病毒与接触死亡的猴子、黑猩猩等野生动物有关。通过相关考证和研究发现,蝙蝠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一些动物被蝙蝠咬伤后感染了该病毒,并发生死亡,随后人类接触了这些死亡的动物,发生了感染。
埃博拉病毒在衣服上存活多久
一般情况下,埃博拉潜伏期为8-10天,在衣物上停留时间为2小时左右,若在超60℃高温下,仅需60分钟灭活,100℃则仅需5分钟。 埃博拉病毒病毒潜伏期为2-21天,正常为8-10天,在干燥衣服上可存活2小时,如果在正常通风状态下,或有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病毒生存时间较短,可能会有所缩短,病毒在比较潮湿、温润的环境,存活时间较长。 此外,埃博拉病毒对热存在中度抵抗力,在室温4℃下存放一个月后,感染性无任何变化,60℃灭活病毒则需60分钟,而100度高温下可在5分钟内灭活。埃博拉病毒一般对紫外线、甲醛、Y射线和酚类消毒剂较敏感。
埃博拉病毒通过接触传播吗
埃博拉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性接触传播。 埃博拉病毒属于RNA病毒,为人兽共患病原体,人体和非人灵长类动物都可作为传染源。可通过接触传播,比如接触患者和动物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包括呕吐物、排泄物、汗液、泪液、唾液等液体,均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甚至,患者的精液中,也可检测出埃博拉病毒,存在性接触传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