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后感染梅毒可通过青霉素治疗、定期血清学检测、胎儿监测及性伴侣同治等方式干预。该感染通常由母婴垂直传播、无保护性行为、既往未规范治疗或免疫抑制等因素引起。
苄星青霉素是首选药物,对胎儿无致畸作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或头孢曲松可作为替代方案,需根据孕期阶段调整疗程。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吉海反应,需密切监测。
每月需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评估治疗效果。若滴度未下降4倍需考虑治疗失败或再感染,可能与免疫逃逸或耐药性有关。
通过超声检查胎儿生长指标及胎盘情况,重点关注肝脾肿大、腹水等梅毒儿特征。孕晚期需行胎心监护,发现胎儿窘迫时需提前终止妊娠。
所有性接触者均需接受梅毒筛查,确诊者同步治疗以阻断交叉感染。治疗期间禁止无保护性行为,直至双方血清学转阴。
孕期需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避免生冷食物。分娩后新生儿需预防性使用青霉素,并持续随访18个月确认未发生先天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