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主要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增强免疫、延缓衰老、改善贫血等作用。
枸杞归肝、肾经,常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症状。其含有的枸杞多糖和甜菜碱能帮助修复肝细胞损伤,对慢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有一定辅助调理作用。中医经典方剂杞菊地黄丸便以枸杞为主药,用于肝肾阴亏的视物昏花。
枸杞富含玉米黄质和叶黄素,这两种类胡萝卜素是视网膜黄斑区的重要组成成分,能过滤有害蓝光并减缓氧化损伤。长期用眼过度人群适量食用枸杞,有助于缓解视疲劳、干眼症等问题。临床常将枸杞与菊花配伍使用,如中成药杞菊地黄丸。
枸杞多糖是主要的活性成分,能促进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研究发现其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对放疗化疗后的免疫力下降具有改善作用。但需注意感冒发热期间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加重症状。
枸杞所含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及多种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特性,能清除自由基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其提取物在实验中显示出延长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对皮肤光老化和神经退行性病变可能有预防价值。
枸杞含有铁、维生素B12及叶酸等造血原料,对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贫血有辅助改善作用。其中有机铁的吸收率优于植物性铁源,与动物肝脏或瘦肉同食效果更佳。但严重贫血患者仍需规范药物治疗,不可单纯依赖食补。
日常食用枸杞建议每日10-20克,可泡水、煮粥或入菜。阴虚体质者适合生吃,脾胃虚寒者宜熟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控制摄入量,避免与华法林等药物相互作用。过敏体质人群首次食用应少量尝试,出现皮肤瘙痒或腹泻应立即停用。枸杞虽具保健价值,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慢性病患者使用前应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