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了的水果通常不建议食用。水果腐烂可能由微生物污染、机械损伤或生理性变质引起,食用后可能引发胃肠不适或食物中毒。
水果局部出现轻微软烂时,若腐烂面积不超过三分之一且未出现霉斑,切除腐烂部分及周围两厘米果肉后,经高温加热处理可降低风险。这类情况常见于香蕉、芒果等后熟型水果因磕碰导致的局部褐变,或苹果、梨等因低温贮藏不当产生的冻伤。但需注意即使切除腐烂部分,霉菌产生的展青霉素等毒素可能已扩散至看似完好的果肉中。
当水果出现大面积霉变、渗液或散发酒精味时,必须整颗丢弃。这类腐烂多由青霉、曲霉等产毒真菌引起,其产生的赭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等耐高温且具有致癌性。特别要警惕桃、李等核果类水果的果核周围出现褐色放射状纹路,或柑橘类水果表皮出现绿色绒毛状霉斑,这些现象提示霉菌毒素已深入果肉。
日常储存水果时应避免堆压碰撞,不同种类水果需分开存放。热带水果如芒果、香蕉不宜冷藏,苹果、葡萄等温带水果冷藏时需保持干燥。食用前仔细检查果实表面是否有针尖状霉点或异常软化,霉变水果要密封丢弃避免污染其他食物。儿童、孕妇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应避免接触任何腐烂水果,出现腹痛、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