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患者需要摄取足够的维生素B族,主要是因为维生素B12和叶酸(维生素B9)参与红细胞生成,缺乏时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等类型。
维生素B12是合成DNA和红细胞的关键辅酶,缺乏时骨髓中红细胞前体细胞无法正常分裂,形成异常增大的巨幼红细胞。这种红细胞寿命短、携氧能力差,引发疲劳、苍白等贫血症状。动物肝脏、鱼类、蛋奶制品是主要来源,长期素食者需特别注意补充。
叶酸与维生素B12协同参与红细胞DNA合成,孕期或营养不良时易缺乏。叶酸不足会导致红细胞成熟障碍,引发舌炎、腹泻等伴随症状。深绿色蔬菜、豆类、柑橘类水果富含叶酸,但烹饪时易流失,建议急火快炒或适量生食。
维生素B6帮助血红蛋白合成,维生素B2促进铁吸收,均间接影响造血功能。全谷物、瘦肉、坚果中含有丰富B族维生素,但酒精、避孕药等会干扰其吸收,需控制摄入。
慢性胃炎、克罗恩病等胃肠疾病会影响维生素B12吸收,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也可能导致缺乏。这类患者可能出现手脚麻木等神经症状,需通过注射剂补充。
维生素B族与铁、维生素C共同维持造血功能。补铁时配合维生素C可提升吸收率,而维生素B6能促进铁向血红蛋白转化,建议贫血患者采用均衡膳食而非单一补充。
贫血患者,日常饮食应保证瘦肉、动物血制品、深色蔬菜的摄入,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烹饪时少用煎炸,多用蒸煮保留营养素。若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检查血清维生素B12、叶酸及铁蛋白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12注射液、叶酸片或复合维生素制剂,不可自行长期大剂量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