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霉的花生可能引发食物中毒、肝脏损伤、过敏反应及致癌风险,主要危害包括黄曲霉毒素中毒、肝功能异常、免疫系统紊乱和长期致癌性。
霉变花生易滋生黄曲霉菌,其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可导致急性呕吐腹泻,严重时损伤胃肠黏膜。需立即停食并就医洗胃,临床可能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口服补液盐等药物。
长期摄入低剂量黄曲霉毒素会引发肝细胞坏死,表现为黄疸和转氨酶升高。治疗需护肝药物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同时进行肝功能监测。
霉菌孢子可能诱发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过敏症状。轻症可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炉甘石洗剂缓解,严重过敏需急诊注射肾上腺素。
黄曲霉毒素属于1类致癌物,长期接触显著增加肝癌概率。高危暴露人群应定期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
发现花生霉变应立即丢弃,储存时注意防潮通风,食用前仔细检查果仁状态,出现苦味或变色务必停止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