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蜂胶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胃肠不适、肝功能异常、血糖波动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副作用。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树脂与自身分泌物混合形成的天然物质,含多种活性成分,过量或长期服用可能对特定人群产生不良影响。
蜂胶中的花粉、树脂成分可能诱发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荨麻疹,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过敏体质者首次服用应做皮试,出现口唇麻木等异常需立即停用。临床可见蜂胶软胶囊、蜂胶口服液等剂型引发过敏的案例。
蜂胶的刺激性成分可能损伤胃肠黏膜,导致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空腹服用时更易发生,建议餐后半小时服用蜂胶胶囊或蜂胶液。慢性胃炎患者长期使用可能加重病情。
蜂胶代谢需经肝脏,过量摄入可能增加肝脏负担,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黄疸等。肝功能不全者应避免服用蜂胶滴剂等浓缩剂型,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
蜂胶虽有助于调节血糖,但与降糖药联用可能导致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蜂胶片与格列本脲等药物时需密切监测血糖。部分蜂胶制品含糖分,也可能反向引起血糖升高。
蜂胶可能增强抗凝药效果,与华法林同服会增加出血风险;其抗菌成分可能降低抗生素疗效。服用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期间应禁用蜂胶含片等制品。
建议每日蜂胶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连续服用3个月后需间隔1-2周。服用期间避免饮酒及辛辣食物,出现头晕、皮疹等不适及时就医。孕妇、哺乳期女性及12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手术前两周需停用蜂胶制品以防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