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硼砂可能导致中毒,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硼砂是一种工业用化学物质,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摄入后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红斑、肝肾损伤、休克等危害。
误食硼砂会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引发急性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上腹绞痛、频繁水样腹泻,严重时伴随呕血或便血。需立即就医洗胃,临床常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保护胃肠黏膜并纠正脱水。
硼砂接触口腔及消化道黏膜可造成化学性灼伤,表现为口腔溃疡、吞咽疼痛,皮肤接触部位可能出现红斑、脱屑。建议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接触部位,医生可能开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促进黏膜修复。
硼砂经肝脏代谢时可损伤肝细胞,导致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症状。长期微量摄入可能诱发药物性肝炎,需监测肝功能指标。临床常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保肝药物,严重者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硼砂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大剂量摄入可导致肾小管坏死,出现少尿、血肌酐升高等急性肾损伤表现。需紧急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医生可能联合使用碳酸氢钠片、呋塞米片等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硼砂中毒晚期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嗜睡、肌肉震颤,严重时出现昏迷抽搐。这种情况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生命支持治疗,临床可能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地西泮注射液等控制脑水肿和惊厥发作。
日常生活中应严格避免接触含硼砂的非法添加食品,如传统工艺制作的粽子、腐竹等。存放化学物品需与食品分区放置并明确标识,家长需特别注意防止儿童误食。若发现误服情况应立即饮用大量温水催吐,保留残留物样本,并尽快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治疗期间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促进毒素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