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后是否需要补钙需根据个体情况判断,多数情况下饮食均衡无须额外补钙,少数存在钙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时需补充。
儿童进入青春期后骨骼生长速度加快,对钙的需求量增加,但通过日常饮食通常可满足需求。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含钙量高且吸收率好,每天饮用300-500毫升牛奶可提供约300-500毫克钙。豆腐、芝麻酱、虾皮等食物也是良好的钙来源。户外活动时皮肤接触阳光合成的维生素D有助于钙吸收,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即可。定期进行跳跃、跑步等负重运动能刺激骨骼对钙的利用。
部分儿童可能因乳糖不耐受、挑食偏食导致钙摄入不足,或患有慢性腹泻、肾病等影响钙吸收的疾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干扰钙代谢。这类情况下可能出现夜间腿抽筋、牙齿发育不良、生长痛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钙营养评估。血清钙、尿钙检测及骨密度检查可辅助判断,必要时可补充碳酸钙D3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制剂,同时配合维生素D滴剂促进吸收。
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孩子身高增长曲线,保证每日乳制品摄入,鼓励参与户外运动。避免过量补钙导致便秘或肾结石风险,钙剂服用应与富含草酸的蔬菜间隔两小时以上。若孩子出现多汗、枕秃等疑似缺钙表现,应及时就医而非自行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