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肉时应重点关注新鲜度、部位适配性和安全标识,主要通过观察色泽、触感、气味及检验检疫标志进行判断。
新鲜猪肉呈淡粉或浅红色,脂肪洁白有光泽;牛肉应为深红色,脂肪呈乳黄或白色;禽肉表皮应呈自然淡黄或白色。变质肉色泽发暗,脂肪呈灰绿或黄褐色,表面可能出现异常斑点。冷冻肉解冻后颜色应与鲜肉接近,若出现大面积发白发干则可能反复冻融。
手指轻压鲜肉应有弹性,凹陷处能快速回弹,表面微湿润但不粘手。变质肉按压后凹陷持久,表面发黏或渗出血水。注水肉触感松软,按压有水渗出,肉质纹理模糊。优质牛肉应带有大理石纹脂肪分布,肌肉纤维清晰可见。
鲜肉带有轻微血腥味,禽肉有清淡羽毛味。变质肉散发酸败、腐臭等异味,冷冻肉若有哈喇味说明脂肪氧化。经过排酸处理的肉品气味更清新,劣质加工肉可能用香料掩盖异味。
查看肉品是否加盖检疫验讫印章,包装食品需有生产许可证编号。进口肉类应附中文标签注明原产国。有机认证肉品会有专属标识,预制肉制品需标注添加剂种类。避免购买来源不明、无任何标识的散装肉。
炒菜宜选里脊、前腿等嫩滑部位,炖煮适合肋排、牛腩等结缔组织多的部位。烤肉优先选择五花肉、牛小排等脂肪均匀分布的部位。婴幼儿辅食应选鸡胸肉、猪腿肉等低脂部位,老年人建议选择易消化的肉糜制品。
购买后应尽快冷藏保存,生熟食分开存放。冷冻肉建议分装成单次用量,避免反复解冻。烹饪前充分解冻,禽肉和内脏类务必彻底加热。定期清理冰箱残留血水,接触生肉后及时洗手消毒。特殊人群应控制红肉摄入量,可搭配豆制品补充蛋白。发现肉质异常应立即停止食用,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