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功效,其活性成分如多糖类、三萜类等物质在研究中显示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潜力。常见具有潜在抗肿瘤作用的蘑菇有香菇、灵芝、灰树花、云芝、猴头菇等。但蘑菇不能替代正规抗肿瘤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临床方案使用。
香菇含香菇多糖,该成分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研究表明其可能抑制乳腺癌、胃癌等增殖,临床常用香菇多糖注射液辅助放化疗。食用新鲜香菇或干制品时建议焯水处理,避免与抗凝血药物同食。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肝癌、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其提取物制成的灵芝孢子粉胶囊常用于肿瘤患者辅助治疗。胃肠功能弱者需控制摄入量,可能出现轻微腹泻反应。
灰树花多糖能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对结肠癌、前列腺癌有潜在抑制效果。其β-葡聚糖成分可调节Th1/Th2免疫平衡。市售灰树花提取物需注意重金属残留问题,不建议长期大剂量服用。
云芝糖肽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对白血病、黑色素瘤研究较多。云芝多糖片剂使用期间应监测肝功能,与免疫抑制剂联用需谨慎。野生云芝可能含毒性物质,须经专业炮制。
猴头菇神经生长因子样物质可抑制神经胶质瘤,其多糖成分对消化道肿瘤有潜在效果。猴头菇菌丝体胶囊服用时需避开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过敏体质者首次食用应小剂量测试。
日常饮食中适量食用蘑菇可补充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但需注意彻底烹煮避免中毒。肿瘤患者应将蘑菇作为膳食补充而非治疗手段,所有菌类制品使用前需与主治医生沟通,不可擅自停用规范治疗方案。保存蘑菇时需干燥通风,出现霉变立即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