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过高可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脂肪肝、胆结石等疾病。长期高胆固醇血症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需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及药物干预控制。
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管腔狭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后易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堆积。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胸闷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调节血脂,配合血管超声监测斑块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发心肌缺血,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高胆固醇血症是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能伴随心律失常、呼吸困难。治疗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硝酸异山梨酯片扩张血管,严重者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可能阻塞脑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患者突发偏瘫、言语障碍时需紧急溶栓。预防可服用匹伐他汀钙片降低胆固醇,控制血压血糖。颈动脉超声能早期发现血管狭窄。
胆固醇在肝细胞过度蓄积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患者常有右上腹隐痛、乏力,超声显示肝回声增强。需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配合水飞蓟宾胶囊保肝,必要时使用依折麦布片抑制胆固醇吸收。
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易形成结晶,逐渐堆积成胆结石。发作时出现右上腹绞痛、黄疸,超声可见胆囊内强回声团。无症状者可观察,反复发作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需长期控制胆固醇摄入。
建议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0-30克,优先选择深海鱼、燕麦等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检测血脂四项。已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用降脂药物。烹饪时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限制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品。出现持续性胸痛、眩晕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