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霉的食物确实可能增加患癌风险,但并非所有霉变食物都会直接致癌。霉变食物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等强致癌物,长期摄入可能诱发肝癌等恶性肿瘤。
霉变食物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属于1类致癌物,其毒性是砒霜的数十倍。这类毒素耐高温,普通烹饪无法破坏。常见易污染的食物包括花生、玉米、坚果等淀粉含量高的食材。毒素进入人体后主要经肝脏代谢,长期接触会导致肝细胞DNA损伤,逐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除肝脏外,黄曲霉毒素还可能增加胃癌、肾癌等发病概率。日常储存粮食需保持干燥通风,谷物含水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部分霉变食物可能仅存在青霉等相对低毒霉菌,这类霉菌产生的展青霉素等毒素致癌性较弱。但霉变食物往往伴随多种霉菌混合污染,肉眼难以辨别毒性强弱。水果局部霉变时,霉菌菌丝可能已扩散至整个果实,切除霉变部分仍存在风险。特殊情况下,某些发酵食品如蓝纹奶酪、腐乳等通过可控发酵工艺制作,使用特定安全菌种,不属于危险霉变食品范畴。
建议定期检查储藏食品,发现霉变立即丢弃。选购食品时注意生产日期与保存条件,少量多次购买以减少储存时间。保持厨房干燥清洁,使用密封容器存放易霉变食材。若误食霉变食物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日常饮食可适当增加深绿色蔬菜、柑橘类水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帮助降低致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