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补充蛋白质需选择优质蛋白并控制摄入量,优先选择鱼类、蛋清、豆制品等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高脂高胆固醇的动物内脏及加工肉制品。
肝病患者应选择生物利用率高的优质蛋白,如清蒸鱼、鸡胸肉、豆腐等。这类食物含必需氨基酸且代谢产物对肝脏负担较小,有助于肝细胞修复。肝硬化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每公斤体重1-1.2克,急性肝损伤期需根据血氨水平调整。
红肉及动物内脏含较多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可能加重肝脏代谢压力。建议动物蛋白占比不超过总蛋白摄入量的50%,可搭配植物蛋白如豆浆、藜麦等。合并肝性脑病患者需暂时限制动物蛋白,改用支链氨基酸制剂。
单次大量摄入蛋白质可能诱发肝性脑病,建议将每日需求分为4-6餐补充。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或烧烤。晚期肝硬化患者可选用乳清蛋白粉,每次10-15克溶于流质食物中服用。
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需定期检测血氨浓度,当血氨升高时需减少蛋白摄入并增加乳果糖等降氨药物。出现嗜睡、定向力障碍等前驱症状时,应立即调整饮食结构并就医。
蛋白质代谢需要维生素B6、B12等辅助,可搭配西蓝花、菠菜等深色蔬菜。避免同时摄入含亚硝酸盐的腌制食品,防止亚硝胺加重肝损伤。酒精性肝病患者需严格戒酒。
肝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营养指标,合并腹水或食管静脉曲张者需采用软食。蛋白质过敏者可用水解蛋白替代,糖尿病合并肝病患者需同步控制碳水摄入。建议在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避免自行补充蛋白粉等营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