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饮食有助于肝炎患者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营养状态并降低并发症风险。肝炎患者饮食需注重优质蛋白摄入、控制脂肪与糖分、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避免酒精及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进食。
肝炎患者肝脏合成蛋白功能可能受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类、蛋清、豆制品有助于肝细胞再生。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建议每公斤体重1-1.2克,优先选择易消化的动物性蛋白。肝硬化患者需限制蛋白摄入量以防肝性脑病。
高脂饮食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建议选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精制糖可能诱发脂肪肝,可用复合碳水化合物替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脂肪摄入不超过总热量30%。
维生素B族参与肝脏代谢,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肝硬化患者易缺乏锌、镁等微量元素,可通过深色蔬菜、坚果补充。维生素K缺乏可能影响凝血功能,需增加绿叶蔬菜摄入。
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任何类型的肝炎患者均应严格戒酒。辛辣食物可能加重门静脉高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风险。腌制食品含亚硝酸盐,可能增加肝癌发生概率。
少食多餐可减轻消化系统负担,每日5-6餐为宜。晚餐不宜过晚,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急性肝炎发作期可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随病情好转逐步过渡到普食。
肝炎患者除饮食调整外,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过度劳累。合并腹水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2克。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水飞蓟宾胶囊等护肝药物。烹饪方式建议选择蒸煮炖,避免油炸烧烤。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但急性期应以卧床休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