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苹果时一般可以嚼籽,但建议避免长期大量咀嚼。苹果籽含有微量氰苷类物质,正常食用不会导致中毒,但过量摄入可能引起不适。
苹果籽外层坚硬种皮能抵抗人体消化酶分解,多数情况下会随粪便排出体外。偶尔咀嚼几颗苹果籽不会产生健康风险,氰苷在人体内的转化效率较低,且单次摄入量远低于中毒阈值。苹果籽中的苦杏仁苷等成分需在特定条件下才会释放氰化物,日常咀嚼的机械破坏程度通常不足以触发该反应。
持续大量咀嚼苹果籽可能增加氰苷暴露风险,儿童或消化功能较弱者可能出现恶心等轻微反应。每克苹果籽约含0.6-3.9毫克氰苷,理论上需一次性咀嚼超过150颗苹果籽才可能达到危险剂量,但实际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苹果籽含有的抗氧化物质如槲皮素等,在合理摄入时对身体有一定益处。
建议食用苹果时去除果核部分,既避免误吞风险又减少氰苷摄入。若误食少量苹果籽无须特殊处理,出现持续腹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可选择去核苹果或榨汁过滤后饮用,既保留营养又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