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皮肤梅毒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病情描述:
想了解梅毒二期所出现的皮肤梅毒疹主要分布在人体哪些地方?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陈腊梅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梅毒疹主要分布在手掌、足底、躯干、四肢近端及生殖器等部位。梅毒疹是二期梅毒的典型表现,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表现为红斑、丘疹或脓疱等形态,通常无痛痒感。

    1、手掌足底

    梅毒疹在手掌和足底的特征性表现为铜红色斑疹或鳞屑性丘疹,边界清晰,表面可有轻度脱屑。这种分布具有诊断意义,需与其他皮肤病银屑病、湿疹鉴别。患者可能伴随全身淋巴结肿大、低热等系统症状。

    2、躯干四肢

    躯干和四肢近端是梅毒疹的常见分布区域,皮损多呈对称性散在分布,形态多样,包括玫瑰疹样、环状或银屑病样改变。皮疹可能反复出现,与机体免疫状态相关,未经治疗者可自行消退但易复发。

    3、生殖器区域

    外生殖器及肛周可能出现扁平湿疣样增生性梅毒疹,表面湿润,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强。此类皮损需与尖锐湿疣鉴别,常合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4、面部颈部

    面部和颈部可能出现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性斑疹,易误诊为白癜风或黄褐斑。部分患者可见黏膜斑,表现为口腔、咽喉部灰白色糜烂面。

    5、其他部位

    偶见梅毒疹分布于头皮导致斑秃样改变,或出现在甲周引起甲沟炎样损害。特殊情况下可侵犯眼结膜、鼻腔黏膜等部位,需通过血清学检测明确诊断。

    发现疑似梅毒疹应及时就医,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等专项检查。治疗需规范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避免性接触直至痊愈。日常需保持皮损清洁,避免搔抓,衣物应高温消毒。性伴侣需同步筛查治疗,治疗后定期随访血清学指标至少2年。

相关文章
天花厉害还是埃博拉病毒厉害
埃博拉病毒比天花更厉害。虽然天花的传染性比埃博拉病毒强,但是埃博拉病毒的致命性比天花强。而且,天花病毒目前已经被消灭,埃博拉病毒却依然存在。 埃博拉病毒被称为“当代天花”,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传染强度略低于天花。但是,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非常高,居现有病毒致死率之首,一般在90%以上。 天花是目前唯一被人类消灭的传染病,主要是由天花病毒引起。天花病毒的繁殖速度很快,且传染性极强,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但是大多数天花患者都能够痊愈,致死率一般在25%-30%之间。
埃博拉会引起肺炎吗
埃博拉主要是引起埃博拉出血热,一般不会引起肺炎。 感染埃博拉病毒以后,患者可出现发热、全身酸痛、肤色改变、呕吐、腹泻和出血症状,但不会出现肺部炎性感染症状。埃博拉病毒引起全身出血后,患者进入危重阶段,很快可能就会死亡,死亡原因多为流血不止导致的多器官衰竭。但整个病程发展中,患者不会有任何肺炎症状,例如咳嗽、咳痰等。
埃博拉和新型冠状病毒哪个严重
埃博拉比新冠更严重一些。埃博拉病毒是现有病毒中,最为凶险的一种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四级,致死率极高;而新冠病毒虽然传播率高,但是致死率偏低,其生物安全等级为三级。 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高,感染埃博拉病毒后,患者病情发展会十分迅速,可引起多个内脏器官出血,病程一周左右,其死亡率达50%-90%。新冠病毒的症状往往不会十分明显,部分患者甚至是无症状,病程两周左右,大部分患者症状相对较轻,重症者可出现呼吸衰竭,死亡率在2%-3%。
埃博拉出血热如何确诊
埃博拉出血热确诊可通过临床症状、一般检查和流行病学史进行诊断。 1.临床症状:埃博拉属于急性起病,发热迅速并发展为高热,头痛、肌肉疼痛、乏力、咽喉疼痛等症状,存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伴随症状。病程进入3-4天后可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消化道症状也会持续加重,伴有不同程度出血症状,如皮肤粘膜出血、咳血、便血、血尿等,部分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多脏器受累和休克症状。 2.一般检查:埃博拉疾病可通过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病毒抗原、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和特异性IgM抗体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3.流行病学史:若来自疫区、21天内曾有疫区旅行史,或曾接触过来自疫区的发热者,以及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尸体、排泄物和被感染动物后,有明显发热症状,需多加警惕。
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
埃博拉出血热由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属于人畜共同病毒,常由体液、皮肤、器官接触造成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高热为主,或伴有消化系统不适、肝肾功能受损症状。 埃博拉出血热又称为伊波拉病毒,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由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源为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如猴子、黑猩猩等,发生人际传播后,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头。 接触传播为埃博拉病毒主要传播途径,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人和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其他体液和器官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以发热、高热为主,或伴有肌肉疼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肝肾功能受损、多脏器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