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确诊指标主要有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红蛋白浓度等。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的常见贫血类型,需结合多项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血清铁蛋白是反映体内铁储备最敏感的指标,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通常明显降低。血清铁蛋白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铁缺乏状态,在血红蛋白下降前即可出现异常。当血清铁蛋白低于正常参考范围时,提示铁储备耗竭,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依据。
血清铁指血液中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离子浓度,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水平往往降低。血清铁检测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因该指标易受饮食、昼夜节律等因素影响。血清铁降低常见于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慢性失血等情况。
总铁结合力反映血液中转铁蛋白结合铁的能力,缺铁性贫血时总铁结合力通常升高。这是由于铁缺乏时机体代偿性增加转铁蛋白合成,导致未结合铁的转铁蛋白增多。总铁结合力升高与血清铁降低同时存在时,对缺铁性贫血诊断有较高特异性。
转铁蛋白饱和度是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的比值,缺铁性贫血患者该比值常低于正常范围。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反映铁供应不足,是评估铁代谢状态的重要参数。该指标结合血清铁蛋白检测可提高缺铁性贫血诊断准确性。
血红蛋白浓度是贫血诊断的基本指标,缺铁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血红蛋白降低程度可反映贫血严重程度,但需注意该指标在缺铁早期可能正常。诊断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需与其他铁代谢指标联合分析,以明确贫血的病因。
确诊缺铁性贫血需综合分析上述指标,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日常应注意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避免浓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饮品。如出现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必要时可遵医嘱补充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