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小板减少症危害有什么

发布时间:2018-07-2156156次播放

视频内容:

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低于正常值。血小板正常值是100~300,低于100就叫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是出血。如果血小板超过30,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紫癜等等,不需要治疗。如果血小板低于30,可以出现严重的内脏出血的可能,需要采取干预措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小板减少危不危险
血小板减少是否危险要根据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特别是血小板降低的程度来区分。血小板减少主要引起的临床风险是出血。出血和血小板降低的程度、和血小板降低的速度都有一定的关系。一般的血小板能够稳定的维持于50×109/L以上,不会引起出血的情况,也可以耐受常规的、中等级别的手术和临床上常规的抗凝抗栓的治疗。而血小板降到20×109/L以下,特别是10×109/L以下的时候,就属于血小板重度的减少,自发性的出血往往不能避免。这时候就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果断的措施,进行输注血小板或者用药物迅速提升血小板,来减少病人出血的情况。当然,一些血小板迅速下降的病人、一些合并凝血机能异常的病人,血小板轻度或中度的降低也能引起出血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语音时长 01:03

2021-12-30

75392次收听

03:05
血小板偏低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计数也就是PLT,参考范围为100-300×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个/L时,称为血小板减少。在临床上血小板偏低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一、血小板的生成障碍。二、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三、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导致原因多为肝硬化,Banti综合征,血液被稀释,如输入大量库存血或大量血浆等。四、先天性血小板减少,见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有哪些病因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常见的原因有血小板分布异常、还有血小板破坏过多、和血小板生成不足等等。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患病的期间要食用低盐低脂的饮食,并且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血小板减少如何治疗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有许多,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式应该是对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细菌感染都是可以引起血小板的减少的,应当首先去医院进行确诊,然后根据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积极进行治疗。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有良性及恶性。良性有药物相关的,也有自身免疫相关的,还有身体器官比如肝脾增大引起的脾功能亢进及血小板的减低,其中自身免疫相关的血小板较低较为常见。还有妊娠相关的血小板减低,就是指孕妇怀孕后血小板会一直下降,在胎儿娩出后,血小板可以自行恢复,这些是属于良性情况。还有一些恶性疾病也会引起血小板的减低,包括血液学相关的恶性肿瘤,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相关疾病会引起血小板减少,还有实体瘤的骨髓转移包括常见的前列腺癌、胃癌、肺癌,甚至肿瘤化疗之后引起血小板减少,都是临床常见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48

2020-02-27

63874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食物补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个病症,包括良性和恶性的情况。包括免疫相关的血小板减低,药物相关的血小板减低,还有肿瘤骨髓转移造成血小板减少,或者恶性肿瘤放化疗之后的血小板减少。中医理论当中,胶冻类的物质包括猪蹄、阿胶有可能会帮助血小板的恢复。但是只靠食物促进血小板恢复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所以需要根据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不同病因使用相关的药物,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食物对血小板的恢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能达到完全恢复。可在使用药物的基础上,吃一些胶冻类物质,会对血小板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当血小板降低时,应避免磕碰、用力、减少精神刺激及情绪波动,以免造成大出血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27

63764次收听

血小板高要怎么办
血小板计数是血常规中常见的指标,指标过高或过低都会有相应的危害,血小板计数一般在一百五到三百五乘十的九次方每升这个范围。血小板计数超过三百五乘十的九次方每升为血小板计数增高,但增高会对人体造成实际损伤的范围是因人而异的。例如血小板的值在正常范围内,却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也会容易出现血栓,建议需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当血小板计数高于六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时,会增大形成血栓的可能,所以对于血小板计数升高的患者,我们建议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然而当血小板高过100万时,血小板的功能反而会降低,这时则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的抗凝药物。所以一般血小板在四百到六百乘十的九次方每升则更建议去服用或配合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
语音时长 02:15

2020-02-27

63257次收听

02:20
血小板减少有哪些症状
血小板是身体出凝血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止血的一个重要的细胞,出血是血小板减少常见的表现,血小板减少的症状,主要局限在皮肤和粘膜出血,如皮肤出现出血点,口腔内出现血泡,极少数出现内脏出血,表现为便血、咯血,这些情况一般发生在外伤或内脏本身出现器质性疾病。脑出血、颅内出血是患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对于血小板减低的病人虽不常见,但却是致命的。血肿、关节腔的出血等症状一般是由凝血功能障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时很少出现。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原因还是免疫相关的,或者是药物相关的,以及学也学最常见的一些肿瘤,还有实体瘤的骨髓转移引起的血小板的减少。
02:22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药好
血小板减少可以服用促血小板生成素、或使用中成药。血小板减少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病症,分为良性和恶性,也和免疫或药物以及血液肿瘤相关。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也会造成血小板的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的恶性肿瘤转移、放化疗之后也可引起血小板小板的减低。想要促进血小板的恢复,需根据不同的疾病对症用药。比如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可以用促血小板生成素、促进造血的物质,也包括一些中成药。如果是免疫或者药物相关的小板减少,需要及时去除病因。比如治疗免疫病、停止服用引起血小板减低的药物,用激素或者丙种球蛋白促进血小板的恢复。
02:12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能补
血小板减少可以多服用胶冻类的食物,如猪蹄、阿胶有助于血小板的恢复。只靠食物促进血小板恢复的可能性很低,所以需要根据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不同病因使用相关的药物,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血小板减少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病症,包括良性和恶性的情况,以及免疫相关的血小板减低,药物相关的血小板减低,还有肿瘤骨髓转移造成血小板减少,或恶性肿瘤放化疗之后的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降低时,应避免磕碰、用力、减少精神刺激及情绪波动,以免造成大出血的情况。
02:59
血小板低了怎么办
治疗血小板减低要及时停服抗凝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具体分析,如老年人、三高患者、心脏支架的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需严格要求血小板的数值范围,当血小板的值下降到5万以下暂停用抗凝药物。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血小板小于正常值的范围会有出血症状,常见的是出血点或是瘀斑,血小板轻度的下降,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病症。血小板减低通常指血小板血常规当中的计数小于100×10的9次方/L,当血小板的值小于50×10的9次方/L的时候,就会出现皮肤粘膜的出血。当血小板的值小于20×10的9次方/L的时候,将会出现内脏的严重出血。。
血小板正常值是多少
一些朋友在生活中会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检查,血液的检查是很常见的项目,可以从检查单知道血小板的情况,正常值范围是100~300×10^9/L。当然这个检查结果也不一定准确,可能与检查前的注意事项没有做好有关系,也与仪器设备有一些关系。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血小板减少主要分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血小板的生成减少,二是血小板的破坏太多,再就是毛细血管太脆弱。血小板减少造成的危害也不小,比如全身淤斑频发,身体多部位出血,术后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引起注意。
肌苷片副作用
肌苷片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药品,对于肝功能不全等方面的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且是一种保肝护肝方面的药品,很多人在吃一些药物,对肝脏方面有一定的刺激,可以吃一些肌苷片进行调理,不但可以起到一定的药用方面的疗效,而且还具有改善肝功能等方面的效果,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这种药品的,过敏体质的人最好少吃。
如何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按疾病对应治疗,一定要找到疾病的源头。血小板减少,病人的临床表现就是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原因可能有几十种,如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性血小板减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骨髓纤维化等等。不同的血小板减少,它的治疗也不同。
语音时长 01:14

2018-09-14

5330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