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主要由支气管、肺泡、肺血管、胸膜和肺间质五部分组成。支气管负责气体传导,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血管包括肺动脉和肺静脉,胸膜覆盖肺表面,肺间质则填充于肺组织之间。
支气管是气管的分支结构,分为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等多个级别,最终形成细支气管。支气管内壁有纤毛和黏液,能够过滤和清除吸入空气中的颗粒物。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调节气道直径,影响通气功能。支气管炎症或痉挛可能导致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肺泡是肺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呈囊状结构,数量可达数亿个。肺泡壁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外表面包裹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则从血液进入肺泡。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能降低表面张力,防止肺泡塌陷。肺泡损伤可能导致肺气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
肺血管包括肺动脉和肺静脉,构成肺循环系统。肺动脉将含氧量低的血液从右心室输送至肺部,在肺泡毛细血管网完成气体交换后,肺静脉将含氧量高的血液回流至左心房。肺血管还包含支气管动脉和静脉,为支气管和肺组织提供营养。肺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疾病。
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和胸壁内面的浆膜,分为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两层胸膜之间的腔隙称为胸膜腔,内含少量浆液,减少呼吸时肺与胸壁的摩擦。胸膜炎症可能导致胸痛、胸腔积液等症状。气胸发生时,空气进入胸膜腔,导致肺组织受压塌陷。
肺间质是填充于支气管、血管和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包含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各种细胞。肺间质维持肺的结构完整性,参与免疫防御和损伤修复。肺间质病变可能导致肺纤维化,影响肺的弹性和气体交换功能。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职业性肺病常累及肺间质。
保持肺部健康需要避免吸烟和二手烟,减少空气污染暴露,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出现持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均衡饮食中可适量增加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西蓝花、胡萝卜等,有助于保护肺组织。职业暴露于粉尘或化学物质者应做好个人防护。